附近100元一小时_附近200米约爱电话_附近学生100元4小时电话号码

煤市震荡 企业何以破局?

2025-06-12 16:45
阅读次数:247次

近期,煤炭市场持续震荡,价格波动频繁,给煤炭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。自去年10月以来,煤炭供需呈现宽松格局,煤价下行态势明显。进入2025年第一季度,消费淡季叠加新能源发电量增长、非电行业错峰生产等因素,煤炭需求收缩,价格进一步承压。据同花顺财经报道,尽管今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仍将上升,但产地产能释放、进口量高位运行以及社会库存高企,煤价下行压力依然巨大。在此形势下,云南煤炭企业如何在动荡的市场中站稳脚跟,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。

 

产业困境与战略机遇的双重挑战

云南煤炭产业正经历深度调整期,云南煤炭资源总量居南方第二、全国第九,资源储量虽达739亿吨(保有储量345亿吨),但产业转型滞后导致产能波动剧烈。2013年产量达1.05亿吨峰值后,2024年—2016年骤降至4000万吨左右,形成全省8500万吨消费量中50%依赖外调的被动局面。产业转型窗口期正在显现:2025年预计火电发电量增加2900亿千瓦时左右,增长4.5%,冶金、建材行业企稳带来需求支撑。更为关键的是,云南省“十四五”能源规划提出打造绿色能源强省,为煤炭清洁利用开辟新赛道。这种“需求刚性收缩”与“技术革命机遇”的叠加,构成煤炭产业变革的底层逻辑。

提质增效,夯实立身之本

面对煤市震荡,云南煤炭企业积极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来提升自身竞争力,在困境中寻求突破。在提升煤炭质量方面,众多企业加大技术投入与管理力度。云煤集团旗下各矿也持续发力,镇雄煤业公司率先运用切顶护巷工艺,不仅多回收煤炭资源3.8万吨,还提升了瓦斯抽采量 11.6%,每年节约电费359余万元,真正实现了瓦斯零排放,极大提升了煤炭的品质和纯净度。后所煤矿有限公司通过局部工艺创新改造,将精煤振动筛出口盲板更换为分级脱水筛板,使脱水面积增加11%,精煤水分同比降低1.69%;混煤增加二次脱水工艺,水分同比降低5.77%,提高了混煤发热量,单价提升50元/吨,显著提升了产品附加值。恩洪煤业通过对浮选机、磁选工艺、细矸石筛升级改造,高压压滤机精煤脱水工艺、原煤脱泥分选工艺和原煤润湿溜槽改造等技术创新,煤炭洗选效能和分选精度得到显著提升,附加值提高0.65%,能耗降低3.80%,目前恩洪煤业精煤发热量已经稳定在6300大卡,可以为客户生产3000至5000大卡的定制混煤产品,质量更加稳定,产品区域市场竞争力影响力得到大幅提升。

稳产保供,筑牢生存根基

为稳定产量,企业从安全管理与生产组织多方面着手。云煤集团自2025年初以来,安全环保部落实124项重大风险管控措施,开展风险隐患排查109企次,消除事故隐患1605条,开展事故警示教育3场次,2580余人次参学,确保生产安全平稳。在生产组织上,构建“集团统筹、矿井主责、专业协同”的三级生产管控体系,生产技术部按照月度生产接续和工作面实际情况制定生产计划清单,严格日跟踪、周通报、月考核,全力保障生产工作有序推进。

1.jpg

镇雄煤业建成区域内首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

灵活营销,拓宽发展之路

销售策略的灵活性至关重要。云煤集团以 “大销售、大平台、大效益” 理念为牵引,深入推行 “集采集销”。基于集团煤炭自有资源、客户市场、品牌信誉等优势,建设完成线上集采集销平台,打破传统销售模式。平台上线后,线上交易量达679.10万吨,销售收入34.89亿元。同时,全覆盖开发效益煤种终端用户,与终端钢厂、水泥厂、焦化厂等134家单位建立深度合作关系,积极开辟新兴市场。云南部分煤炭企业还依据市场需求,灵活调整产品结构,针对不同客户提供定制化煤炭产品,如生产不同发热量的混煤,满足多元市场需求。

严控成本,增强抗风险能力

成本控制贯穿企业运营各环节。在生产环节,先锋煤业公司坚持生态修复大于开采速度,矿区可绿化部分绿化面积达100%,减少潜在环保成本支出。羊场煤矿建成21302智能化综采工作面,借助集中控制系统,作业人员从11人减至4人,薄煤层单块工作面回采能力跃升至2万吨以上。在管理环节,后所煤矿通过精简机构,将选煤厂5个党支部优化为3个,4个车间及2个组室合并为2个车间1个组室,管理人员数量由16人减至12人,有效缩减管理层级,提升决策效率。在绩效考核方面,创新实施以入洗量绩效+洗选效率、打分制绩效+工作效果为激励的分配方案,洗选工效由169吨/h提高至214.5吨/h,机电设备检修合格率提升至98%,年节约管理人员薪资成本12万元。在运输环节,陆东煤矿建成辅助运输集中管控平台,通过自动化系统优化运输路径,减少井下皮带岗位工15人,年节约人力成本120万元的同时,将物料运输效率提升25%。销售环节,合理规划运输路线,与专业物流企业合作,降低运输成本。先锋煤业优化运输道路,单程减少运距300米,节约直接生产成本约200万元;建设“二灰路”4公里,节约成本162万元。

2.png

云南首个“矿山智能化运维平台”上线运行

转型升级,探寻长远发展之道

3.jpg

面对能源转型大趋势,云南煤炭企业加速转型升级步伐。一方面加大在清洁生产、高效利用技术方面的研发投入,提高煤炭的附加值。如,云煤集团瞄准产业链、价值链中高端,打通了由原煤变为焦炭、焦炉气、煤焦油、LNG、工业萘、甲醇、汽油等多条“黄金线路”。通过优化组合,从传统能源领域进入到了新能源、新材料领域,迈入了高精尖行业。另一方面,紧扣云南省“三大经济”,积极探索与新能源产业的融合发展路径,如,能投集团、煤炭产业集团立足一体化经营战略部署,推动战略性重组、专业化整合,聚焦煤炭生产、煤化工深加工、煤电一体化联营、新能源开发等上中下游一体化发展优化布局,着力提升全产业链管理协同、全价值链效益最大化。同时,加速智能化改造,降低成本,拓展煤化工等高附加值产业链。今年以来,云煤集团充分发挥“产运销储用”全链条协同优势,成功签2187.47万吨煤炭销售订单,为全国能源供应注入强劲动能。

在当前煤市震荡的形势下,煤炭企业唯有从提升煤质、稳定产量、灵活销售、控制成本和转型升级等多方面入手,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,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,实现可持续发展。积极应对挑战,主动变革创新,才是云南煤炭企业穿越市场风浪的必由之路!

 

报送单位:集团党委工作与人力资源部

 

版权所有:云南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。未经授权,严禁转载。